
而訊息就是,Seeing is Believing Not.
情緖,是對外界刺激的反應,有時候只是反射,也因為對於自己情感的陌生,便不懂得如何面對它。
其實恐懼並不該是離我們很遠的情感,但我們一直選擇逃避面對它,反而積極借消費它(看别人恐懼)來製造自我安全感,或,將自己放在一種集體恐懼中,那自己也可以不用面對自己的恐懼,也就是,不用思考它的來源:我為什麽害怕 。
華生害怕「失去」,福爾摩斯利用他的恐懼,把自己當作實驗品,證明了華生只能看見他所不敢看見的,也是很多人不敢所以不願看見的「無能為力的我」。(救不了褔爾摩斯)。
「情緒,叫「害怕」,情感,叫「無能為力」。」<新世紀福爾摩斯>中重新詮釋<最後一案>比原著有意思,就是,它不只是柯南道爾被「盛名所累」而急於為了擺脫福爾摩斯,草草寫下「遺書」那麽情緒化,這一集,它是提出了問題:娛樂,是提供情緒的宣洩大於情感的探索,華生的「平庸」,不就因為他的「觀點」,使他只能是「觀眾」(不會更主動思考),所以被騙。
